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谁有资格称霸?绿地万科综合实力PK

和讯房产  作者:CRIC 朱一鸣、傅一辰  2014-12-04 15:12

[摘要] 2014年仅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尽管万科还未公布11月的销售业绩,但根据CRIC预估,绿地1-11月的销售金额为1908亿元,高于万科的1901亿元,房地产行业的“一哥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绿地有望首次将稳坐老大位置多年的万科拉下马。

2014年仅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尽管万科还未公布11月的销售业绩,但根据CRIC预估,绿地1-11月的销售金额为1908亿元,高于万科的1901亿元,房地产行业的“一哥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绿地有望首次将稳坐老大位置多年的万科拉下马。

介于如今的房企都追求差异化、有质量的增长,销售业绩已经不是衡量房企实力的标准。未来,业绩之争也必定将演变成综合实力之争。

拼业绩:各自胜算几何?

从全年的销售表现来看,季度万科的销售金额比绿地高了202亿元,但第二、三季度,以及10月和11月的合计销售金额均是绿地领先。

一季度的差距主要由于1月万科的销售金额高达276.5亿,远高于绿地的65亿。去年12月,万科在销售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有所保留,将200亿元左右的业绩“藏”到了第二年;绿地则“打光了子弹”,导致今年1月销售金额不佳。

如果撇开争议较大的1月和11月业绩,今年2-10月绿地总体的销售表现强于万科,比万科高28.5亿。

再来对比一下绿地和万科11月的表现。绿地11月的销售业绩高达380亿,引发了不少争议。

再来对比一下绿地和万科11月的表现。绿地11月的销售业绩高达380亿,引发了不少争议。

海外项目方面,是绿地11月业绩爆发的重要原因,对全年销售也有较大贡献,全年最终数字有望超过240亿。海外项目的单价高,部分甚至超过9万元/平方米,因此能快速拉动业绩:即将售罄的悉尼绿地中心已经实现了超过40亿元的销售金额;北悉尼绿地珑玺首批成交8亿元人民币;伦敦绿地兰姆 首次开盘销售5.25亿元;多伦多项目开盘即实现7亿元销售金额;等等。11月,绿地悉尼项目莱卡公馆首次开盘,并对洛杉矶、纽约等地的项目进行了推广,业绩增长在情理之中。

大宗交易方面,绿地的楼为其明星产品,整栋出售也一贯是其主要业务。在上海徐汇滨江、卢湾滨江、北外滩等优质地理位置,绿地均有项目,价值较高,若能整栋卖出也能对业绩起到提振作用。

住宅销售方面,绿地11月的新推案项目去化率高,有多个项目“日光”:如推案400套上海绿地璀璨天城,推案800套的重庆绿地城等。万科的新推案项目如上海马桥城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但总体去化率低于绿地。

最后,再看最为关键的12月。

尽管万科高管在公开场合始终宣称“不在乎位置”,但从实际表现来看,万科今年在营销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因此,在1-11月销售金额与绿地仅相差不到10亿的情况下,万科为了捍卫老大位置,今年12月再藏业绩的可能性不大。但同时,万科是一家运作稳定、流程标准化率较高的企业,推盘有一定的计划性,对绿地11月的反超准备未必充分,也缺乏可供大宗交易的标的物,最后一个月业绩暴涨的可能性相对小。

绿地方面,去年12月绿地销售金额达284亿,比前11月的数据有较大提高,可见绿地有年底冲刺的“惯例”。从内部来看,绿地从年初就开始喊出““的目标,各条线都做好了”血拼到底“的准备。在具体项目方面,绿地也有不少开盘计划,如此前热销的项目璀璨天城将加推800套,在泰国芭提雅的旅游项目将首次开盘等。绿地其他海外项目的宣传力度也在加大,有望再对业绩作出贡献。

拼实力:谁的内功深厚?

业绩只是衡量房企实力的指标之一,从产品和模式中才能看出房企的“内功”如何。由于绿地暂未上市,无法得到其财务数据,我们将通过梳理绿地和万科的背景、布局和产品类型,来比较两者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见下表:

谁有资格称霸?绿地万科综合实力PK

总体来讲,绿地和万科在布局已经基本完善的情况下,今年不断地进行创新,丰富自己的产品类型,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位置。相对而言,万科多年专注住宅项目的开发,因此在住宅理念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口碑积累,能获得的品牌溢价高于绿地的项目;但绿地在产品类型的多元化上起步更早,成熟产品较多,又擅长与政府合作,因此在住宅以外的产品上绿地较万科更有优势。

拼发展:谁的未来更美?

从绿地和万科产品的差异,及今年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两者未来将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绿地的方向是多元化的跨国集团,除了房地产外,还将发展金融、能源、酒店、汽车等业务,并计划进军快消品、日用品、医疗健康、食品进口、农业等领域;海外业务占比也将继续提高,2025年跨国指数将达到25%。房地产方面,绿地将进一步参与到城市开发和运营中,借助地方政府关系的优势,通过地铁投资建设、产城一体化开发等,掌握优质核心地块,并分享城镇化利好。由此可见,绿地未来的收入来源和盈利点都将继续增长,短期内还将维持较快的增速,爆发力更强。长期来看,绿地的管理职业化和稳定性还须完善。

万科则将继续专注房地产开发,但会围绕城市配套寻找相关业务的发展机会,除了住宅外,商办、产业、养老、旅游等产品的比例也提高。在运营模式上,万科将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思维,提高服务意识。万科可能会逐步“轻资产”化,将操盘、经营等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并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短期来看,万科的发展稳健,小股操盘的项目也有助增加率;从长期来看,万科仍然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培养新的盈利点。

综上,无论今年绿地和万科间胜负几何,行业格局可能将从“七雄争霸”逐渐演变为“楚汉相争”。同时,绿地和万科都已经摆脱了只追求规模的发展模式,销售业绩已经不是的衡量标准,2015年他们将如何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更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广州官微

掌握广州最新楼盘信息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