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这几天颇不平静,先是传出广州可能会取消限购的消息,昨天央行发文称,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似乎要迎来又一春。不过,关于广州可能取消限购的消息主要来自房地产业内人士,官方并没有松口,广州市住建委直言称NO,表示“没有收到消息”。

  客观来说,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房价相对平稳,投机氛围不浓厚,供应相对充足,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放开限购的条件。更何况,限购只是权宜之策,总会有放开的一天,只有放弃行政管制,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回归理性。

  不过,正因为是权宜之计,我认为广州楼市还没有到彻底放开的时机。当前,实体经济仍面临压力,股票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仍然缺乏稳健的多元化投资渠道,房地产的投资属性仍然强劲。

  广州房价处在一个阶段性的洼地,而且供应过剩的情况只在郊区新城,市中心的供应仍然紧缺,如果贸然放开限购,很有可能会成为游资追逐的热点,这对广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见得是好事。

  当前,广州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有大量新兴产业需要培养,大量人力资源需要引进,相对平稳的房价,可以有效遏制房地产投机热情,为发展实体经济留足空间,为留住人才留下充足筹码。

  高房价是一个城市高竞争力的正常表现,是保持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但它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过去多年,高房价对产业的挤出效应,对人才的挤出效应,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应该来说,广州拥有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总量,却能把房价维持在二线城市的水平,这没什么丢人的,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人才因素将是所有经济要素中重要的一个。相信未来的城市竞争,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政策的竞争、资源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谁能赢得人才的青睐,谁就能赢得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一个平稳与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吸引人才的筹码。

  当然,广州不是一个只有中心区的大城市,还有广袤的郊区和开发区需要建设,这些新城区的发展与中心区不在一个阶段,房地产投机属性不强,且局部供应量较大,具备放开限购的条件。

  换句话说,广州的楼市调控,应该摈弃过去“全市一盘棋”的方式,进入分类调控的时代:中心区限购不宜立即放开,部分供应量较大的郊区新城可以有条件放开限购,比如降低外地人首套房购房门槛,对本地户籍人口三套房以内或者大户型放开限购。如此,既能维持中心区核心地段房价平稳,又能促进郊区新城的房地产正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