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邓浩志>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央行:自有住房率达96%,房子是否已接近饱和?

邓浩志2020-05-12 17:51:50

文|邓浩志

央行发布报告,称中国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看到上面的数据不禁让人产生困惑和焦虑:

1、这么多人有房,没房的难道已经成为社会最底层的4%人群了?

2、人均1.5套房,房子已经多得住不完了,未来房子是不是注定不值得投资了?……

以上问题我有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 统计方式没有公布,“被平均”意义不大。自由住房率达到96%是怎么知道的?是总住房套数/家庭数量得出来的?小产权房、类住宅产品(如公寓)、自建房等是否纳入了统计范围?由于中国住房品种多样,历史问题复杂,而且不动产信息联网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这个方面信息肯定是不准确的。笼统地看自有住房率,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2、 城乡差异造成住房价值,使用效率差异巨大。这是最近两年的老生常谈,人口正加快向三大都市圈和若干大城市群集中。伴随的是:三四线城市及小县城人口萎缩,住房空置率高,价值低。目前小城市新增住房供应量巨大,虽然自有住房率普遍超过95%,但空置情况比大城市严重许多。另外一二线城市人口增速快,所以越大的城市,住房拥有率就越低。最极端的为深圳,自有住房率仅20%,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不贵才怪。

3、 典型问题值得关注。

1)总收入20%家庭所拥有的总资产占全部样本家庭总资产的半数以上。表明中国贫富差距比较大,而且在继续扩大。

2)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远高于国外。

一则说明投资渠道缺乏,来来去去还是房子;二则多少中国家庭其实也没有多少钱,多少靠这两年房价暴涨形成了“资产幻觉”而已,其实离真正的富裕还有距离。

3)区域间的家庭资产分布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家庭资产水平高。这里的逻辑是城市经济好——收入高——房价高——家庭资产水平高。这里击溃了所谓的房价收入不合理的理论。

4)富裕家庭的负债参与率更高,且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低资产家庭对民间借贷的依赖度相对较高。印证了老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听话不炒房不买房的明显更穷,越来越穷。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1)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