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看看
北京
二季度,北京大宗交易市场成交宗数和成交额均较去年同期小幅提升,成交宗数为13宗,同比上涨18.2%,成交总额为120.6亿元,同比上涨1.2%。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场成交额为228亿元,持平于2019至2023年上半年成交宗数的平均水平。从成交类型上看,
写字楼占比仍然最高,上半年达50%,但消费基础设施纳入公募REITs试点范围令
商业项目成市场新宠,零售物业类成交额占比从2023年的12%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9%。
上海
2024年二季度,上海大宗交易市场共录得15笔成交,总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02.1亿元,同比下降52.8%。纵观上半年,上海市场累计共录得32笔成交,累计总交易金额为人民币207.5亿元,同比下降42.2%。上半年来看,办公/研发办公以54.5%的成交金额比重依然占据市场首位;零售因七宝万科广场的成交,占比提升至14.1%,位居第二。另外,
公寓与住宅类资产也备受投资人追捧,成交总额约25亿元,占总交易额的11.8%。
广州
受产业结构调整、商办
租赁市场承压、资产价值走势不明朗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24上半年广州大宗物业投资市场交易整体放缓。截至目前,上半年全市共录得7笔交易,成交总额为55.8亿元,交易宗数和交易总额均低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从资金分布来看,内资持续主导广州的大宗物业投资市场,贡献了上半年的所有成交,外资买家观望情绪浓厚。
深圳
2024年第二季度,深圳大宗物业买卖市场表现依旧低迷。以住宅和
写字楼为代表的
资产价格持续回调,市场各方保持关注的同时,大宗买卖的实际成交节奏缓慢,市场弥漫观望情绪。单二季度全市仅录得27.8亿元,不足上年同期的一半,同比减少61.6%;上半年累计成交仅为56.6亿元,创下自2016年以来上半年成交金额的最低值。写字楼仍是上半年深圳大宗物业买卖市场的成交主力,写字楼成交金额占全部资产类型的44.6%且均为自用型交易。
香港
在高息環境維持和借貸成本高企下,2024年第二季投資氣氛繼續受影響,季內逾億港元的非住宅大手物業總成交額約46億港元,按季和按年分別跌32.4%和42.5%。借貸利率高企促使更多業主沽售投資組合內的非核心物業以減少負債和
利息支出,部分業主更願意降價放售,甚至蝕讓,致各物業市場價格繼續回調。在高息環境下,預期市場上將出現更多資產
待售,相信今年內物業價格將繼續受壓。
台湾
2024年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額達291億元,相較上季增加21.4%,整體投資市場延續今年第一季態勢。本季最大宗的交易為自然人以29.9億元向新潤建設購入新莊新北知識產業園區內之整棟商辦大樓。台股攀上新高,AI及半導體產業話題持續增溫,市場資金充沛,然投報率尚處於低檔,預估下半年資本市場交易主力仍為企業自用需求。上半年住宅交易表現頗佳,自住剛需強勁,市場供不應求,預估今年下半開發商將持續關注
住宅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