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
一线城市打响“
购房落户”第一枪。广州花都区推出的“准户口”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政策旨在通过购房享受人才绿卡,从而享受部分区内教育福利。然而,政策是否能真正缓解当地房地产库存压力,仍需观察。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在进行
楼市调控,探索购房与
户籍挂钩的新路径。未来,这些城市可能会在政策上有更多的创新和试验。

最近,广州花都区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在区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非广州户籍人员,可以获得“准户口”待遇。这引发了不少关注,不过需要明确一点,这个“准户口”并不是正式的广州市户籍,而是指购房者可以拿到花都人才绿卡。凭这个绿卡,购房者可以享受区内的一些政策,例如孩子可以参加幼儿园的电脑派位,或者在义务教育阶段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虽然这对非广州户籍的购房者来说是一大利好,但并没有解决高中阶段学籍和高考资格的问题。
花都区推出这个政策,显然是为了解决当地新房库存的压力。据统计,花都区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已经接近150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这说明市场上有大量的新房没有卖出去,所以通过“准户口”待遇来吸引购房需求,算是一个尝试。不过,这个政策真正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因为花都区在广州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吸引力可能有限。
不仅是广州,其他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也在调整购房政策。例如,北京放宽了通州的限购政策,取消了落户和社保的要求;上海则在外环以外区域放宽了单身人士的购房限制;深圳对户籍居民家庭的购房要求也有所放松,非深圳户籍者的社保缴纳年限从5年降到了3年。尽管如此,这些地方的新房成交量依然不太理想。所以,要想真正激活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创新探索。
一线城市购房与户籍挂钩的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除了教育福利,还涉及到医疗保障、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政策的设计需要非常精准,既要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又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比如,在一些人口密度较低、教育资源充足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放宽购房落户的条件。而在人口密度高、教育资源紧张的地方,则需要适当控制。此外,还可以考虑将购房落户的福利范围扩展到医疗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吸引力。总体来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要迎来真正的春天,还需要在政策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