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广州房达人>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地铁扩展放缓,未来轨道交通如何更灵活?

广州房达人2024-09-11 10:00:35来自北京市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方便,但也增加了巨大的财政负担。随着财政部等多部委发布新政策,地铁大扩张时代告一段落,未来轨道交通将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和智慧交通系统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减轻财政压力并提升交通效率。

最近,财政部、住建部、工信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标志着地铁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大扩张时代告一段落。这一政策不仅是为了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调整。那么,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将会如何变化呢?

曾经,中国的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迅速扩展,大大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然而,地铁建设和运营费用高昂,长期依赖政府举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每公里运营成本平均为1126.15万元,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甚至超过了1500万元/公里。为了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国家早在2018年就提高了地铁建设的申报条件,比如GDP要超过3000亿元,财政收入需超过300亿元,市区常住人口要超过300万等。即便如此,许多城市依然无法满足地铁建设的要求。国家发改委近期停止受理一般地级市的地铁建设规划,宣告地铁大扩张时代的结束。

面临地铁扩张受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例如,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有轨电车和单轨系统等,因建设成本低、灵活性高,更适合中小城市。这类系统能够有效弥补地铁覆盖不足的区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此外,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智能管理和调度,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智慧交通系统可以实现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和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无缝接驳,提升整体交通网络的效能。

从地铁大扩张到多元化发展,是城市轨道交通变革的必然选择。过去几十年,地铁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这一难题,政府加强对地铁建设的管控,提出了更加细致的申报要求,最终导致了地铁大扩张的终结。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停滞。相反,中低运量轨道系统、智慧交通、PPP模式和TOD开发等新模式的推广,将为轨道交通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其向更加可持续和经济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智慧交通系统的引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交通的智能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这不仅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也提升了城市整体的交通网络效能。同时,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提升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效率。TOD模式则能够将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结合起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城市商业活力和居民生活便利度。总体来看,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经济性,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更加关注效率和效益。这一转变不仅是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应对,也是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模式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有望迎来更加健康和高效的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