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问题逐步缓解,特别是越秀在广州成功实现退地
置换,展示了新模式的潜力。尽管
去库存政策仍需进一步优化,但市场已有积极信号。未来若政策端能够加快调整,预计库存去化和房企现金流将得到显著
改善。

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库存压力不断加大。今年5月起,“去库存”成为各大城市的重要施策方向。尽管多个地方发布了收储房源征集公告,但由于收购价格、资金成本和房源不匹配等问题,国企收储的“去库存”模式仍在探索中。近期,越秀在广州成功实现退地置换,显示出解决未开工土地库存的新方法。
新开工面积减少,使得已开工未售库存显著下降。到7月底,全国住宅已开工未售库存约25亿平方米,比去年底下降了5.2%。不过,去化周期延长至3.4年,库存压力依然存在。针对竣工未售库存,5.17新政提出国企收储方案,尽管政策还处于探索期,但多地已发布征集公告。尤其是在广州,越秀通过退地并以票据补偿的方式,成功地将退地资金用于购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
广州楼市的去库存政策正在逐步见效,越秀的退地置换模式尤其值得关注。虽然目前“去库存”政策的落实仍面临一定挑战,但已经有了一些积极进展。未来,如果政策能够进一步优化和加快,库存去化和房企现金流将得到显著改善。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供需平衡和政策支持。在库存问题上,广州的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值得借鉴和推广。然而,国企收储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克服收购价格、资金成本和房源错配等难题,政策细节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总体而言,虽然去库存的压力不小,但通过各类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未来市场库存有望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