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
房地产市场面临库存压力。为了缓解库存问题,多个城市发布了收储
房源征集公告。广州的越秀成功实现退地
置换,为未开工土地库存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
去库存政策的进展和未来展望,并对国企收储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近几年,广州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调整,库存压力不断加大。从今年5月开始,“去库存”成为了重要的施策方向,多个城市发布收储房源征集公告。然而,由于收购价格、资金成本和房源错配等因素,国企收储的模式仍在探索阶段。近期,越秀在广州成功实现了退地置换,为市场提供了一种解决未开工土地库存的新方式。
目前,新开工面积快速回落,广州的“已开工未售库存”下降明显。7月末,广州的住宅“已开工未售库存”约25亿平米,比去年底减少了5.2%。虽然库存下降主要因为供给收缩,但“已开工未售库存”的去化周期约为3.4年,比去年底延长了0.6年。针对“竣工未售库存”,5.17新政提出了“国企收储”方案,多个城市已发布征集公告,但政策仍在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优化来提升各方积极性。越秀广州的成功退地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有望改善库存结构,缓解企业库存压力。
从广州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库存压力确实存在,但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问题已经在逐步得到缓解。特别是越秀在广州的成功退地置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一做法不仅能有效盘活未开工土地,还能为后续的土地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国企收储政策也显示出了较大的潜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克服一些挑战,例如收购价格和资金成本的问题。
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如果“去库存”政策能加快落地,将对房企的现金流改善和居民预期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市场销售仍面临调整压力,单靠市场自身力量去库存进展较慢。国企收储和土地盘活政策需要进一步发力,才能更有效地改善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问题。
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正进入一个自发去库存的阶段,供给端的大幅缩量是主因。针对未开工土地的退地置换模式,以及国企收储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都是解决库存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些举措不仅能缓解企业的库存压力,还能推动市场逐渐走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