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收购闲置土地的政策加快落地,广东省多地公布了第一批拟购土地项目。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推动市场进入新循环。未来,更多城市或将效仿,出台相应政策细则,促进
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2024年年底,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系列通知,明确各地政府可以使用专项债券资金来收购闲置的存量土地。今年以来,广东省多地开始具体实施这项政策,公布了首批拟购土地项目,包括佛山、惠州、珠海等城市,拟购土地总价超过350亿元。其中,惠州以超过120亿元的拟购价格居于首位。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政策,收购价格要综合市场评估价和土地成交价,并以较低者为基础进行调整。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地方政府开始运用专项债券收购闲置土地,政策的落实正在逐步推进。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专项债额度的不明确、调规程序的复杂性以及土地置换中利益的协调问题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如何调动更多类型企业的参与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地方国企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民企的参与仍需进一步激发。未来,地方政府可能需要出台更具体的操作细则,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调规和土地置换方面,才能打通收储中的堵点。广东省在这方面的尝试已经初见成效,或许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总体来看,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不仅是缓解市场供需失衡的有效手段,也可能成为推动房地产市场重回增长轨道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