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打造平民梦想屋,保障房真能降房价?】保障房建设被寄予降低房价、解决住房问题的厚望。专家孟晓苏表示,保障房应成为工薪阶层住房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并建议五年或十年后可流通交易。关于保障房是否会影响房价,有专家认为不会损害商品房市场,但也有声音担忧这会对本已不景气的房地产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孟晓苏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投入巨资以促进保障房建设,同时不应限制商品房市场。

正文:
随着经济工作会议和住建部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号召,保障房课题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在我国,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不少工薪阶层望房兴叹。保障房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多的住房机会给中低收入家庭。专家孟晓苏认为,通过扩大保障房建设,既可以抑制房价,又能满足普通家庭的住房需求。
然而,在保障房未来的路径上,有些许争议。孟晓苏提出,保障房应能与商品房市场并轨,未来实现流通交易,从而增加低收入家庭的资产价值。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表达了对保障房可能对商品房市场形成挤压的担忧。他们指出,大量保障房的建设会加重地方财政的负担,并可能对商品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流动性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孟晓苏呼吁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共同投入巨资以支持保障房项目,并认为银行、信托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可将投资规模放大至5万亿。此外,他强调不应压制商品房市场,让市场自由调节,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应相辅相成,共同稳定房地产市场。
小编点评: 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公众的居住焦虑,保障房建设无疑是一剂及时雨。它不仅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还可能成为他们财富增值的途径。然而,保障房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如果处理不当,它可能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不利的连锁反应,如影响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和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孟晓苏的建议反映出了对平衡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场的深刻理解。他提出的政策建议诚然大胆,但也是对现有问题的切实思考。
尽管如此,保障房建设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建设的数量和资金,更要关注其后续的管理和运营,以及和商品房市场的配合。市场机制也应发挥其自我调节的作用,防止因过度干涉而造成资源错配。总之,在保障房建设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一个更细腻、更周全的规划,以确保既能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燃眉之急,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其他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