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东深化耕地连片整治,引领省内农田现代化脚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耕地集中连片整治试点项目,涉及广州、佛山、河源、韶关、茂名等地,倡导高效农田建设与土地优化配置,通过“林耕置换”、“多田套合”、“补充耕地+”等模式,保护耕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正文:
广东省近期在广州南沙区等地开展了耕地集中连片整治的试点工作,这是为了深入实施土地资源综合整治和提升农田使用标准。这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土地利用模式,比如优化耕地与林地的布局,实施宜林陡坡地绿化还林,以及推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力求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包括将25度以上的耕地和难以稳定利用的宜林陡坡耕地转变为林地。同时,通过推动耕地的集中连片整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为了支持这些试点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对成效突出的地区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奖励,这将有助于解决耕地保护的一些长期问题,如资源整合不够和耕地持续利用乏力。
小编点评:
广东省在耕地集中连片整治方面的实践是值得称赞的。这不仅是对耕地保护传统方法的创新,也是对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一次深度革新。通过这些措施,有望达到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双赢局面。例如,“林耕置换”不仅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多田套合”的模式则将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等多种功能区综合起来,实现农田使用效能的最大化。而“补充耕地+”的路径则提升了农业用地的规划精度,为耕地的精细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这些举措的聚焦点在于高质量发展,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这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未来希望看到更多地区能够借鉴广东的经验,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创新实践,共同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