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企收购商品房改保障房,你怎么看?】今日热点:媒体:进一步释放去库存政策效应。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国企收购未售商品房改为保障性住房。这既能帮助去化库存,缓解房企资金压力,也能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政策落地情况如何?一起来了解。

正文:
“517楼市新政”已经实施一个多月,各地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这次新政不仅降低了首付比例、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还设立了300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未售商品房,改作保障性住房。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二季度以来,湖北、广州、武汉等地都在鼓励这种收购行为。而像杭州临安区、贵阳、惠州等地也发布公告,征集未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以广州为例,增城区政府5月30日发布公告,公开征集符合条件的商品房作为广汕铁路项目的安置房,符合条件的房源需位于新塘镇内。此次收购的价格将通过评估确定,采用的是“土地成本+建安成本”的成本法。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认为,增城区政府的举措不仅有助于市场去化库存,还能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此外,惠州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表示将由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小编点评:多地出台收购未售商品房改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目前房企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市场库存的去化问题。广州增城区和惠州的做法值得关注。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库存去化,无疑是一个实用且有效的举措。对于开发商来说,能以成本价出售未售商品房,可以缓解资金链的紧张情况。而对于政府和居民来说,这不仅能降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本,还能更快速地满足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需求。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如果执行得当,将有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不过,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比如,如何确定收购的具体价格,如何保证房源的质量和管理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真正做到“房住不炒”,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居的实惠。相信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暖,有效促进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