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地推出保障性住房新政,助力房产去库存】今日热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近年来,多地积极推行保障性住房“以购代建”政策,通过收购未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既解决了住房需求,又促进了房产去库存。这一举措不仅符合中央政策精神,还能有效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

正文: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要求,最近,许多城市发布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以购代建”。5月17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一政策对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广东等地鼓励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具体如广州增城区政府明确,收购房源的交易单价将以成本法确定,原则上为“土地成本+建安成本”;杭州市临安区也提出,收购房源的最高限价不超过周边房源和车位的评估价。
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召开了相关会议,强调要坚持以需定购,摸清需求,合理确定可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商品房房源,规范收购过程和配售配租,确保收购的存量商品房户型、价格、位置合适。同时,人民银行已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银行参与“以购代建”,再贷款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
小编点评:
保障性住房“以购代建”政策的出台,无疑是解决当前房产市场库存压力的有效手段。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合理收购已建成未售商品房,用以满足保障性住房需求,这不仅能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速度,还能有效缓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政策也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使房产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当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收购房源的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在价格评估和确定上,也需要做到公开透明,确保公正合理。此外,为了使政策能够可持续进行,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实也至关重要。人民银行设立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为地方政府和银行参与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但如何按需使用这些资金,确保资金的高效利用,也是需要政府和银行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保障性住房“以购代建”政策的推行,对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期待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能更加精准地实施这一措施,真正实现房住不炒,惠及更多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