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积极利用专项债券收储闲置土地,推动市场新循环。多个城市如佛山、惠州等已公示收储项目,预计总价超350亿元。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落实,为地方政府加快收储节奏提供了支持,也为
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政策执行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专项债额度不清晰、企业参与意愿低等。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或将出台更多细则和政策支持。

广东省在2024年积极推进闲置土地的收储工作,利用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政策动作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循环,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目前,广东省内的佛山、惠州等城市已经公布了第一批拟收储土地的项目清单,总计超过160宗,涉及金额超350亿元。尤其是惠州,计划收储金额达到120亿元,位居榜首。
虽然政策的出台为土地收储提供了明确方向,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小的挑战。比如,专项债额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参与意愿低等问题,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过程中积极性不足。此外,现在的收储标的多集中在地方国企,这也影响了民企的参与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需要出台更为细致的政策指引,同时给予土地置换和调规更多支持。
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在土地收储领域的动作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通过利用专项债券进行收储,不仅能促进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也有望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然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如何调动企业特别是民企的积极性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政策的推动需要考虑到各类企业的利益平衡,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同时,政府在制定收储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市场评估价和企业拿地成本,在确保合理收益的同时,也要保证土地收储的顺利进行。未来,更多城市可能会效仿广东的成功经验,出台类似政策,推动市场健康发展。更细致的政策支持和灵活的操作方式,将为收储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