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加速推进闲置土地收储工作,涉及众多市县,收储总价已超2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全国范围内将掀起发债收地热潮,预计2025年土储专项债规模或超万亿。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激活存量土地,也为土地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广东省最近在土地收储方面动作频频,多个市县发布了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公告,收储总价已超200亿元。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地方政府在节后加速推进土地储备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收储价格普遍低于早期出让价,显示出市场评估和实际需求的差异。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的李宇嘉分析称,这次的收储目标主要集中在国企和城投地块,民企地块由于复杂的债务关系暂时未被纳入。
自去年底以来,不仅是广东,湖南、河南、浙江等地也陆续发布了相关土地收储公告。2024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随着地方财务压力增加,财政部宣布再次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为地方土地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省多地政府重启土地收储工作,显示出地方对土地市场的积极调控。通过发债收地的模式,不仅可以快速激活存量土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这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同时,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响应,土地市场的供需平衡有望得到改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收储专项债的重新启用带来积极影响,但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仍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未来,土地用途的调整,比如用于保障房和公共设施,也可能成为地方执行土地政策的重要方向。我们期待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土地市场能迎来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