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珠海将正式形成——南有横琴国际教育枢纽,北有高新区名校高地的“南横琴、北高新”格局!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刚刚发布的《2025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指出,将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据悉,澳门高校首阶段在横琴合作区的延伸办学将以澳门大学先行。充分发挥澳门高校优势,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科技交流国际化”,推动澳琴两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分阶段实现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建设目标。待澳门大学取得阶段性进展后,特区政府将协调已获教育部批准具有在内地招收本科生资质的澳门高校,以“一校两区”的延伸办学模式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筹设新校区。这意味着,未来在横琴,还将有多家澳门高校延伸办学,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将逐渐成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除了预计于2028年投入使用的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校区,横琴还将迎来至少3家澳门高校。
具体来看,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位于天沐河南侧、横琴大道北侧,校区占地约37.56万㎡,建筑面积约83.1万㎡。新校区计划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各4000名,安排500名教师授课教学。将重点培养更多医学、微电子、创意设计及金融科技等具学科融合性质的优秀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
据@触电新闻横琴报道,澳门城市大学已提交赴横琴深合区延伸办学的申请,打造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
另外,根据@中国青年报2024年6月报道,澳门理工大学和澳门旅游大学也将在横琴筹建新校区。
▲ 截图自@中国青年报《“琴澳一体化”加速 厚植大湾区青年奋斗新沃土》
北高新:
珠海“学历天花板”,3所985汇聚高新
众所周知,高新区集聚了珠海超一半的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其中,每10万人口就有4万大学生,更是坐拥珠海“学历第一高”之巅。
而放在整个湾区来看,珠海拥有的3所985、211大学,为省内最多,亦集中在高新区的大学城,且投档线问鼎全省第一。
同时,高新区大学城的4所高校,拥有7万在校大学生,是广东省第二大高校聚集地。
知识浓度上,这些高校涵盖综合类、师范类、国际化合作等多种类型;学科专业多样,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法学、商科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
升级成为“985”的北理珠,已有32个由院士等国家级人才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占地约5000亩的校园生态环境,全方位打造成为人才培育的新特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
据悉,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未来精工班”还将与珠海校区联合培养招生,而大四选择在珠海校区就读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两大培养平台:
一是湾区国际头部企业产学研平台,学生可以到华为、格力等2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和联合培养。
二是高水平国际化交流平台,学生可选择赴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顶尖高校开展深入学术交流合作。
2025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变更为“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并已获得教育部批复。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是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办学层次和类别为本科学历教育、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境外硕士学位教育、境外博士学位教育。一是深化新文科与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二是通过新设立的北师香港浸大学波士顿中心,为莘莘学子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三是培育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依托学校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及全国首个全英文“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本硕博专业,持续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人才。扎堆的高校,为高新区带来丰富的高知识人才。人才反哺高新区的产业,目前,高新区已成为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过去5年经济增速蝉联珠海第一。
结语
国内国际教育汇聚珠海,整体来看,“南横琴”将成为澳门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延伸腹地,推动琴澳教育协同,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人才高地”。
“北高新”发挥国内名校优势,夯实科技研发与产业转化基础,让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闭环,成为珠海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
随着两个区域的教育资源持续扩容,珠海“大学城”格局将进一步吸引各地人才,有机会成为未来的“湾区大学城”!
商业 | 配备1200个停车位!拱北最大的商业体业态曝光!城市 | 港客买爆珠海,山姆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