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广州火车站"不惑"将拆 寻找火车站的记忆印记

羊城晚报  2014-04-14 16:25

[摘要] 年届不惑的火车站,目前正酝酿重建改造计划。作为华南地区铁路枢纽中心和最大的客运站,广州火车站是改革开放的见证,是广州的标志。几乎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印记,就像悬挂在广州火车站大楼上“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八个大字。

 

今生

负重前行春运艰辛

1974年4月10日上午8点半,位于环市西路159号的广州火车站开站迎客。那时客流少、参观者多的景象,竟也成了广州火车站的一道风景。几乎每天都有以学校、少年宫为单位组织的团体前来参观,多的时候,一天会有四五批人,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两年。

这样舒适宽松的运营状态,却在1985年,彻底改变。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一句当时在国内多个城市流传的话,带动了内地务工者如潮水般涌入广东,他们向往着广东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好生活,而广州火车站成为承载这股潮水的道闸。

在广州火车站干了22年客运的蔡菊英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州火车站内的旅客就以外来务工者为主,就是从那时起,每到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便变得拥挤不堪。日发送旅客3万人次的设计能力,在1985年后开始不堪重负。“每天春运时,站内站外到处都是人,蹲着、坐着、躺着的都有。”

因为人多,广州火车站先是在30米台阶前设置栅栏,组织乘客排队分批进站,“旅客都在30米台阶下面蹲着,没有到候车时间的,就在那里蹲着等。只有蹲着,才好指挥。”在最初3个站台的基础上,1985年广州站加建了站台并增加两条股道。再后来,不得不改变整个候车进站流程。“早年广州火车站站内每个候车室的设计,都是旅客进入候车室和出候车室进站经同一个门。客流无所谓,客流变大了后就容易引发混乱。1985年后,在每个候车室靠近站台的位置开辟新门,旅客进候车室和进站均为单向,客流才不再‘打架’。”

据蔡菊英回忆,1985年前“春运”是南边的客流大,主要都是广东省内人口迁移。1985年后,来自湖南、湖北、重庆等地的打工客流逐年增多,而她最怕的是接重庆方向来的火车。“那条线,隧道多,打工者身上多少带了些钱,沿途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到了广州站,时有突发精神病的情况发生。”

在22年的“春运”客运工作中,蔡菊英遭遇了两次客流急剧增加的大事件。一次是1998年,一次是2008年。“1998年那次春运,湖南大雪,北上线路中断,广深线塌方,南下的车也无法通行,数十万乘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广场。但好在3天后线路修通,各地列车前来支援,旅客得以疏散。”

其实,就在2005年,广州火车站再次进行大规模候车室扩容改造和装修,但仍然无法满足连年增长的客流需求。时隔三年,2008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南方雪灾”,造成超过50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这次,蔡菊英连续在火车站干了五天!

“那时,除了京九可以开通,简直没有车可以开出去。候车大厅拥挤得像新春花市一样,几十米的路走了十几。我们好像摇桨划船一样,用力推开人群才能挪动。”相比旅客的吵和闹,让蔡菊英最为难的是有车可以开了,验票口旅客进不来。”

惊心动魄的2008年春运结束后,广州一方面启用琶洲展馆作为异地候乘点,分流广州火车站客运压力;另一方面,开启了广州火车站广场建成35年来的首次大整饰。2010年,整饰后的车站候车区增至11个,候车面积扩大约5000多平方米,日均候车能力从过去的2.5万人次增加至4.5万人次。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容量,仍赶不上旅客流量的增长速度。在广州的电子售票网站上,创下过一售罄一趟列车的售票纪录。

每到春运,远超负荷运作的广州火车站均“如临大敌”。铁路的买票难乘车难,致使广东境内返乡的民工不得不驾驶机动车返乡,就在2014年春节期间,因不愿承受经火车站回家之苦的广东省内的返乡摩托车大军激增至60万人。

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人满为患

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人满为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广州官微

掌握广州最新楼盘信息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