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转淡中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置业成本居高不下,部分购房者为了“省钱”伙同中介签订阴阳合同,不想省的钱却进了中介腰包。有业内人士指出,签订阴阳合同对买家极为不利,一方面,业主随时反口可能遭至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可能被中介钻空子吃差价。买家切勿为了省点税钱,最终落得房屋交易得不到合法保障。

阴阳合同省税不成 被业主“反咬”
周小姐一年前经中介小王介绍,购买业主李太位于广州海珠区的二手房,签《房屋买卖合同》时约定成交价为280万元。因为房子不是满五年住房,过户时周小姐还需要缴纳业主的个税部分。为了剩下一笔税费,小王支招可以在网签时低报房屋总价,帮周小姐省税。周小姐听后欣喜,于是在中介小王的见证下与业主李太签订了一份成交价为200万元的网签合同,这样一来周小姐能省下2万多税费。
然而今年周小姐却突然收到了法院起诉,原因是还差80万元房款未付给李太,要求周小姐付清余款。周小姐大冤,房款280万早在房屋过户时就已全部支付给李太。无奈之下,只能收集证据应诉,由于时间过长对方收据已经遗失,周小姐处境十分被动,只能提供银行取款80万的凭据。而由于之前签订的是阴阳合同,价格条款无效,因此房屋总价被重新认定为280万元,周小姐还需补缴2万税费差价。
专家支招:
以周小姐的情况,需中介方协助其提供必要的证据,指正对方诉讼理由的不合理处,才能驳回李太的诉讼请求,但如果中介不配合,买家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省税签订阴阳合同,最后税费没省成,还给自己惹上了官司,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