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土地 > 正文

地产巨头掀起抢地热 二线楼市提前进入泡沫期

信息时报  2009-12-04 08:31

[摘要] 据某研究中心统计,今年前7个月,万科、中海等多家大型房企在二线城市新增土地储备的建筑面积约980万平方米,占总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的49%,三、四线城市占29%,而一线城市仅占22%

二线城市土地成交井喷

10月居住用地交易市场依然热度不减,央企、上市房企拿地踊跃。保利、中海、华润、绿城、万科各有斩获。中原地产统计显示,10月12个被监测城市共成交土地1546公顷(219幅),高于前12月均值44%,其中居住用地成交821公顷(73幅),高于前12月均值104%。受推地节奏影响,一线城市中京沪深广居住用地成交面积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二三线城市中杭州、南京、成都、武汉、沈阳和长春居住用地成交量井喷,10月成交面积是前12月均值的4倍,甚至更多。

据悉,上月标杆房企拿地合计达26幅,购地开销达399亿,金额环比降14%,但所购地块占地面积、可建面积环比均有所上升。值得关注的是,10月成交的土地楼面价相对较低,区位亦主要分布于二线城市:长春、佛山、沈阳、杭州。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分析认为,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众房企聚焦的热点。

原因:开发风险远低于利润

满堂红研究部经理周峰分析,地产巨头转战二三线城市,体现了房企在衡量开发风险与开发利润后的决策趋势变化。一线城市经过了至少13、14年的发展,有效需求的客户已被市场消化了大部分,且拿地成本相当高,在地价超出预期的情况下,开发风险高于开发利润。

而目前二线城市的一手楼市场处于“慢半拍”阶段,无论拿地成本、有效需求客源的消化上,均未达到一线城市的水平,开发企业可在一线城市获得足够利润后,再逐步转移到二线城市花相对较低的成本拿地,并逐步开拓二线城市慢慢累积起来的有效需求客源,最终获取较大利润。

他表示,现阶段开发企业在二线城市的开发风险远低于开发利润,且更容易拿到市中心地块,对企业品牌能起到有效宣传效应,即使日后在次中心区或近郊区拿地开发,也不愁当地市民不接受。此外,多数开发企业对后市继续看好,认为二线城市楼价有继续追涨一线城市楼价的可能,这也是他们敢于将资金投放到二线城市的原因之一。

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也认为,即使在楼市调整期内,一线城市的调整幅度也稍大于二线城市,所以现在开发商逐步将资金转移到二线城市,也算是其中一种降低风险的操作形式。

相关新闻:

30开发商二三线城市储地近8成 楼市泡沫越吹越大

广州楼市再次迎来"泡沫论"时代 该不该买房?

“2007历史”重演 广州楼市将再次"泡沫"冲顶

30开发商二三线城市储地近8成 楼市泡沫越吹越大

下一篇:你的房产证被盗用了吗? 加个密码保房子安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土地

土地市场 找地神器

关注特价房广州官微

掌握广州最新楼盘信息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