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了《住房公积金2020年度报告》,并进行了解读。
据报道,到2020年,广东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总量在名列前茅,同时中低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人数继续增加。
另外,住房消费是“大头”,到2020年发放24.66万笔个人住房贷款,总额1272.9亿元。从户型来看,其中购买了8.5万套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住房的家庭占34.44%,90-144平方米的家庭占58.59%。
提高中低收入者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广东公积金的供给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防控工作中,坚持以“巩固存量,扩大增量”为思路,继续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
据报道,2020年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新增单位77681个,新增职工292.76万人。与此同时,全年实现了2904.39亿元的缴款,比上年继续增长12.13%。
到2020年底,广东累计实现缴费额20757.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27%,成为累计实现缴费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的个省份,居首位。
在这些人群中,非公经济从业人员、中低收入群体覆盖率高。到2020年,在缴存职工中,非公经济从业人员1430.3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2.36%,覆盖面基本与上年持平;1897.36万人,占中低收入职工总数的95.99%,增长1.92%。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向中低收入群体延伸,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为更多职工的住房消费提供了保障。
此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也在稳步推进。到2020年,广东全面推行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年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51021人,新增灵活就业人员12338人,占0.42%。在这些政策中,广州、深圳参与试点改革,建立了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机制,帮助新市民解决了住房问题。
超过四千万的公积金支持老小区增加电梯。
到2020年如何使用住房公积金?
据统计,全年有965.77万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2188.32亿元,占职工当年提取额的75.35%,比上年增长4.4个百分点。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提款14017.06亿元。
员工的住房消费是其中的大头。到2020年,住房公积金支持性住房消费达到1924.56亿元,占当年支出的87.95%。其中,购房等支出提取额279.4亿元,占12.78%;偿还购房支出提取额1138.46亿元,占52.02%;租房支出提取额410.33亿元,占18.75%,比上年增加113.61亿元。
还有一部分的公积金被用来支持城镇旧区改造。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鼓励各地对城镇老旧小区有条件的楼栋增加电梯,扩大住房公积金服务和使用范围。
到2020年,广东支持职工参加老旧小区新建住宅增设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达到4306.51万元,占当年提取总额的0.02%,帮助职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
我省公积金贷款需求依然旺盛。
到2020年,尽管受疫情的影响,广东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需求依然旺盛。
据统计,全省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12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6亿元,增长8.72%。截止2020年底,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8489.1亿元。到2020年,有229913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者,占贷款总量的比例达到93.22%。
广东作为净流入大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加大对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保障缴存职工,特别是新市民的购房刚性需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地说,到2020年,全省有15.58万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购买新房,占比为63.15%。就户型而言,购买了8.5万套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住房,占34.44%;90—144平方米,占58.59%。此外,40岁以下的贷款职工中有19.3万人,占78.23%。
房屋公积金也继续作为供给性保障。到2020年,为22.99万名中低收入者发放住房贷款,占93.22%,支持职工购买住房2479.44万平方米,节省职工购房利息支出277.31亿元。到今年年底,包括公转商贴息贷款在内的个人住房贷款市场份额为9.84%,比上年末提高0.17个百分点。
此外,2020年广东将加快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广东省住房公积金综合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全面推广应用,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完成19家商业银行接口建设,加强数据共享管理,出台共享平台信息共享规范。
在共享平台的基础上,拓展“广东公积金”微信小程序,接入全省21个城市的公积金业务,帮助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的目标。
建立广东省住房公积金垂直管理的动态监管平台,加强对大额资金流动、个人贷款发放速度和情况的监测,强化省、市两级监督,积极主动,创新监督,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监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