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与增长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在制造业回落的背景下,服务业活动的较快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稳定的主要动力,物业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目前,我国物业服务企业在管面积已经达160亿平米,近三年累积增长超40%。
研究主持:中指研究院 中房指数系统
数据支持:CREIS中指数据 fdc.fang.com
主要研究成员:莫天全 黄瑜 葛海峰 白彦军 蒋云峰 张婷 许静 杨秀 刘丽杰 周宣 王丽梅 高静 战雪 陈文静 贾蕾 李沛平 祁璇 楼键 陈召蕾 王岳 潘雪 贾静 曹晶晶 邓西 温靓靓 孙新宇 冯单单 李雪娇 郑艳会 陈茜 吴珊 张曼 牛永勤 汪勇 黄秀青 李力 张化学 林建晖 丁晓 胡超 钟文辉 赵丽一 薛建行 薛琳 黄雪 曹旭东 王可珍 钱慧群 朱柏润 王玲 袁彬彬 马文涛 张伟 吴晓桃 高院生 陈延彬 张哲 程玉 祁丽静 赖清华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升级与增长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在制造业回落的背景下,服务业活动的较快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稳定的主要动力,物业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目前,我国物业服务企业在管面积已经达160亿平米,近三年累积增长超40%。
2015年是物业服务行业深刻变革的一年。一方面,“互联网+”概念快速普及,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社区O2O的兴起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增值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物业服务行业与资本融合愈加紧密,截至目前,已有12家物业服务企业在新三板上市,3家在港交所挂牌。同时,世茂物业及金地物业分别推出物业费资产证券化项目,进一步拓宽了物业服务行业与金融产品的组合区间。
政策方面,2014年11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导地方放开非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价格,鼓励市场通过竞争提供质优价廉的多样化服务,为物业服务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11月19日,为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国务院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这是我国推动生活服务业发展的个全面、系统性文件,对物业服务行业规模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提高、市场行为规范、行业形象提升等方面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政策的叠加效应激活了整个物业服务行业,也为物业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与实施空间。物业服务价格的放开是顺应市场变化需要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市场规模大而复杂,相关研究工作较为滞后,准确详实的行业数据较为缺乏,物业服务评价标准的全面性、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谨性都有待商榷。
在此背景下,中指研究院秉持“客观、准确、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及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系统”和“中国物业服务星级评价标准体系”研究。此研究首先能为政府及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支持,为行业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其次,可帮助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和普通居民准确了解物业服务价格水平和新发展动向,促进企业和业主之间有效沟通,为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后,通过对主要城市物业服务水平和价格的量化分析,促进服务收费与服务标准的合理匹配,提升物业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引领行业的稳健发展。
2 研究方法体系
基于物业服务行业需要,在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中指研究院和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10研究组在中房指数系统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物业服务星级评价标准体系”和“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系统”等理论体系,并在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调研和试算。2013年6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专家鉴定会”在北京召开。由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物业协会等中国房地产业界及物业服务行业的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评审委员会听取了成果汇报,形成评审意见,并一致通过研究成果的评审。会后,研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终形成了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研究方法体系。2013年12月20日,中国物业服务价格指数研究报告首次对外发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